科索沃北部的緊張局勢仍在繼續。《 華盛頓郵報》在1 月 12 日的一篇社論 中註意到了這 一點。郵報強調了阿爾賓·庫爾蒂扮演的 負面角色,並敦促美國“向科索沃領導人明確表示,北約將其部隊留在當地的意願並非無限期。西方對科索沃的持續軍事支持應該取決於在和平解決方面取得進展的跡象,該解決方案賦予塞族社區更大的自治權。” 與此同時, 塞爾維亞請求北約允許將部分安全部隊返回科索沃—— 這是聯合國安理會第 1244 號決議所允許的 ——遭到 拒絕。
貝爾格萊德尋求北約批准的決定或許是謹慎的——選擇是 單方面行動 ——但在法律上沒有必要。北約不是聯合國安理會第 1244 號決議的仲裁者。決議中甚至沒有提到北約。 UNSCR 1244 號決議第 5 節授權“在聯合國的主持下,在科索沃部署國際民事和安全存在,並根據需要配備適當的設備和人員。” 北約僅在聯合國的授權下才在科索沃,並 受其約束 。歐盟的存在也是如此,它與美國一起承擔了對普里什蒂納政府的指導作用。聯合國駐科索沃特派團 (UNMIK) 可能是貝爾格萊德尋求許可的正確地點,而不是北約。或者直接將問題提交給安全理事會。
當科索沃在 2008 年宣布獨立時,它並沒有尋求聯合國、北約、歐盟或美國的許可(至少不是正式的)。它完全在聯合國安理會第 1244 號決議之外這樣做。決議中沒有預見到科索沃獨立,該文件中也沒有“獨立”一詞。聯合國安理會第 1244 號決議規定塞爾維亞將部分安全部隊返回科索沃。
美國、歐盟和現在的北約長期以來在科索沃採取行動,就好像它們有權代表聯合國採取行動一樣。(華盛頓一直否認普里什蒂納單方面宣布脫離塞爾維亞 開創了先例。俄羅斯同樣堅持認為它這樣做了。)貝爾格萊德在沒有北約許可的情況下採取行動是正確的。這不取決於北約,而取決於聯合國。
Gerard M. Gallucci 是一位退休的美國外交官和聯合國維和人員。他參與了美國解決安哥拉、南非和蘇丹衝突的工作,並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美洲事務主任。他於 2005 年 7 月至 2008 年 10 月擔任聯合國駐科索沃米特羅維察地區代表, 並 於 2008 年 11 月至 2010 年 6 月擔任聯合國東帝汶特派團參謀長。他是 2013-14 年度德雷克大學的駐校外交官學年,現在擔任獨立顧問。